咸阳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五号)
——第三产业基本情况之二
咸阳市统计局
咸阳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5月15日)
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三产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1783个,从业人员17545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46.4%和32.9%。其中,企业法人单位1654个,从业人员14733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66.6%和73.5%(详见表5-1)。
表5-1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
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1654 |
14733 |
研究和试验发展 |
148 |
1400 |
专业技术服务业 |
671 |
8300 |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
835 |
5033 |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85.4%,外商投资企业占0.12%。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8%,外商投资企业占0.1%(详见表5-2)。
表5-2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
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1654 |
14473 |
内资企业 |
1413 |
14450 |
外商投资企业 |
2 |
14 |
其他统计类别 |
239 |
269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40.29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324.6%;负债合计32.25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32.2%。
2023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2.19亿元,比2018年增长141.6%(详见表5-3)。
表5-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
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合 计 |
140.29 |
32.25 |
42.19 |
研究和试验发展 |
14.04 |
4.15 |
3.86 |
专业技术服务业 |
101.01 |
21.06 |
20.34 |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
25.23 |
7.04 |
17.98 |
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法人单位414个,从业人员14567人,分别比2018年末下降6.8%和8.9%。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66个,比2018年末下降51.5%;从业人员3476人,比2018年末下降47.4%。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25.84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9.6%;负债合计49.97亿元,比2018年末下降0.7%。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11亿元,比2018年增长0.9%。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94.95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93.9%。本年支出(费用)合计12.87亿元,比2018年下降65.8%。
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524个,从业人员11336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113.1%和79.1%(详见表5-4)。
表5-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
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1524 |
11336 |
居民服务业 |
683 |
5194 |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
648 |
4114 |
其他服务业 |
193 |
2028 |
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7%。
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9%(详见表5-5)。
表5-5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1524 |
11336 |
内资企业 |
1519 |
11327 |
港澳台投资企业 |
0 |
0 |
外商投资企业 |
0 |
0 |
其他统计类别 |
5 |
9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5.65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82.5%;负债合计11.85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99.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36亿元,比2018年增长211.9%(详见表5-6)。
表5-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
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合 计 |
25.65 |
11.85 |
23.36 |
居民服务业 |
9.20 |
2.97 |
10.65 |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
9.40 |
3.86 |
9.63 |
其他服务业 |
7.05 |
5.02 |
3.08 |
四、教育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教育法人单位2521个,从业人员79603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3.8%和13.6%。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1569个,从业人员68068人,分别比2018年末下降18.7%和增长5.0%。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教育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5.88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54.5%;负债合计3.64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97.8%。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55亿元,比2018年增长186.3%。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359.33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16.1%。本年支出(费用)合计135.51亿元,比2018年增长67.6%。
五、卫生和社会工作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卫生和社会工作法人单位869个,从业人员42364人,分别比2018年末下降60.9%和增长11.7%。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504个,比2018年末下降73.9%;从业人员33518人,增长6.5%。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卫生和社会工作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9.44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51.3%;负债合计10.17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4.5%。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08亿元,比2018年增长90.2%。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205.16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89.8%。本年支出(费用)合计106.91亿元,比2018年增长47.2%。
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994个,从业人员8854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19.5%和下降15.2%。其中,企业法人单位854个,从业人员6351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8.0%和下降9.0%。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5.46亿元,比2018年末下降40.3%;负债合计4.67亿元,比2018年末下降21.5%。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94亿元,比2018年增长16.1%。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14.29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31.4%。本年支出(费用)合计4.95亿元,比2018年增长4.7%。
七、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3年末,全市共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法人单位5261个,比2018年末下降3.5%;从业人员92556人,增长9.7%。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本年支出(费用)合计393.36亿元,比2018年增长52.2%。
注释:
[1]本公报中的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不包括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2]登记注册统计类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市场主体统计分类的划分规定》(国统字〔2023〕14号)确定,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其他统计类别。
[3]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为保证数据精确度,个别数据保留2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