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度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的内容。在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的过程中,我们结合统计工作实际,把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统计指标作为公开的重点内容,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公开。在网站上按照规定主动公开了8项内容:1、机构名称、办公地址、工作职责;领导班子成员姓名、职务及工作分工;内部科室设置、基本职能及其人员分工、联系电话;2、工作报告,年度、半年、阶段性的工作要点、总结;3、有关统计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4、部门统计调查审批备案流程及审批备案情况;5、统计人员从业资格认定工作流程及工作开展情况;6、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主要宏观统计信息(如统计公报、统计年鉴、月度统计信息);7、统计要闻、工作简报、工作动态;8、其他便民服务项目(如统计制度、统计标准、统计知识等)。
各类政府信息产生后,我们都能做到尽快予以公开。目前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90条。
(二)公开的主要形式。我们采取了网络、新闻发布会、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多种形式开展公开工作,并及时编印年度《咸阳统计年鉴》、《咸阳统计手册》、《统计公报》和季度各项《监测快报》、各专业《统计报告》及月度《统计快报》等统计产品,通过统计产品及时公开统计信息。在办好咸阳统计信息网和内部统计信息网的基础上,以市政府新闻办的名义召开年度统计新闻发布会,向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公布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在《咸阳日报》、咸阳政务网、咸阳统计信息网等媒体及时向全社会发布了《2009年度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重点耗能企业监测统计公报》等统计公报,扩大了重要信息的公开面。
(三)公开的效果。通过有奖竞答、专题会议、集中培训、发放资料等形式,在全市广泛开展新《统计法》、《普查条例》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学习宣传活动。分别在咸阳日报、咸阳电视台、咸阳政务网等媒体发表了市级领导电视讲话、在线访谈、答记者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次知识竞赛,开展统计法进乡村、进社区、进高校“三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统计普法和依法行政。在市政务信息办的大力支持下,在市政府政务信息网开辟了“第六次人口普查”专栏,扩大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社会影响力,使普查工作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宣传推介,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和配合。
(四)其他方面情况。
没有发生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没有产生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收费及减免情况,未发生举报、投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栏目建设仍不够完善,综合服务水平还不够高;二是主动向社会公开信息的领域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三是社会公众对统计数据的需要越来越高,而统计部门由于人员经费不足,个别统计信息服务还有所欠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