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稳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紧抓项目建设进度,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在稳投资各项政策的促进下,投资活力不断释放,质量稳步提升。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8%,高于全省(8.1%)2.7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三。
一、投资运行总体情况
202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开局,发展态势逐步趋稳,随着G8.5+基板玻璃生产线建设项目、引汉济渭咸阳北塬城乡供水工程、陕西敏华家居智造基地项目二期、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科研工坊项目等一批新建大项目陆续动工建设,全市投资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图1 全省及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一)第三产业投资占比超六成。分产业看,2022年,第一、三产业同比增长26.8%、18.8%,第二产业同比下降9.8%。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上年的9.4:30.6:60.0调整为10.8:25.0:64.2,第一、三产业投资比重分别增加1.4个、4.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比重下降5.6个百分点。
(二)多数县市区投资正增长。分地区看,全市13个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正1负”,其中,9个县市区增速高于全市。
表1 分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及占比情况
二、投资运行主要亮点
(一)亿元以上项目增长加快。2022年,全市在库项目4879个(含218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较上年同期增加200个,增长4.3%。其中,全市亿元以上项目1001个,较上年增加130个,增长14.9%,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7%,占全部投资的55.0%,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二)建安投资支撑有力。从投资构成看,2022年,全市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增长15.8%,增速较上年加快1.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投资增速5.0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9.8%;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3.6个百分点,为全市投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基础设施投资拉动作用显著。陕西省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引汉济渭咸阳北塬城乡供水工程、星火大道(西侯路-纺织四路-高科六路)市政工程建设、咸阳市彩虹二路(玉泉西路—宝泉路)高架桥工程、高新区新燃气热源厂及配套热网工程等一批大项目的加快实施,拉动全市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2022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6.6%,较上年增长13.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投资增速5.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2.7%)3.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速4.7个百分点。其中,占基础设施投资比重72.0%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7.7%,占基础设施投资比重15.5%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71.9%。
(四)工业技改投资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全市加快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和增资扩产,依靠有效投资推动新旧动能转换。2022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1.7%,较上年提高27.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投资增长3.9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17.7%,较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特别是采矿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70.1%。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170产能扩产技改、45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技改项目、陕西长武亭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4402工作面综采技改实验项目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带动全市技改投资快速增长。
(五)社会领域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咸阳彩虹高新学校、马泉初级中学改扩建、兴平市第二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兴平市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能力提升建设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加快建设,使全市社会领域补短板力度加大,投资内力增强。2022年,全市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29.1%,较上年提高21.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8.3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投资增长81.2%,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10.8%。
三、需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投资下降明显。2022年,全市工业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25.1%,较上年回落5.5个百分点;增速同比下降9.4%,低于全市投资增速20.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8.7%)18.1个百分点,居全省末位。其中,占工业投资比重70.3%的制造业投资下降12.3%,拉低全市工业投资8.9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1%,拉低全市工业投资3.4个百分点。
图2 全省及全市工业投资增长速度(%)
(二)民间投资活力不足。2022年,全市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6%,低于全部投资增速11.4个百分点,与全省民间投资增速持平。民间投资占比54.6%,较上年回落6.2个百分点。从项目个数看,本年新开工项目1708个,较上年减少56个,同比下降3.2%。从民间投资结构看,占民间投资比重27.0%的制造业同比下降12.9%;占民间投资比重24.2%的房地产业同比下降18.4%。
图3 2022年咸阳市民间投资增速及占比情况
(三)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低速。受房地产销售市场大环境影响,全市房地产投资和销售面积均呈下降趋势。2022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2%,低于全市投资增速16.0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0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9.7%,较上年回落177.8个百分点。分区域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占比较大的秦都区、三原县、兴平市均呈下降趋势,同比分别下降85.5%、35.8%、22.5%。
(四)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下降。2022年,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1%,占投资比重仅为3.3%,较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比重(6.0%)2.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九位。
三、工作建议
(一)加快工业项目储备和建设进度,着力增强发展后劲。加大工业项目储备,充分发挥重大工业项目产业引领带动作用,实现转型升级,激活现有的存量,创造潜在的增量,依靠有效投资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为来年工业投资回升趋势提供有力支撑。
(二)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引导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创新投资方式,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有效发挥民间投资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作用,增强民营企业长期投资信心,努力激活民间投资活力。
(三)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推动房地产健康发展。针对全市房地产投资、销售下行趋势,利用好《咸阳市关于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若干条措施》等各项政策,做好市场预期引导,鼓励刚需、改善住房需求,助力恢复市场信心,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四)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力促投资健康增长。紧抓《咸阳市稳经济增长20条政策措施》,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项目谋划和储备,围绕科技创新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高质量、具有代表性、导向性的产业类项目,做深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充实重点项目库,形成新的投资增长点。